Unit2 实践篇(上)
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实践
1. 推动高校院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
2020年,上海持续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突出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运用导向,通过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特别试点”,疏通了科技成果“供应侧”渠道,进一步释放科研人员转化活力。
高校转移转化基地建设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6所高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制度体系、服务支撑体系,加强专业化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探索机构化、市场化、职业化、国际化有效机制,逐步形成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量。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
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6所高校院所获批科技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要求试点单位明确赋权适用范围、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决策机制和收益分配方案;探索形成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管理和服务;建立尽职免责机制等。
科研院所探索技术转移新机制
在中科院知识产权专员制度的基础上,部分在沪科研院所实行了“院级、所级、研究室”三级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专员制度以及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制度;形成了研究所原始创新(创新源头)——公司化二次开发平台(成果转化)——市场化技术转移转化(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模式;并实施了适合研究所、团队和科技人员三赢的奖励办法和持久创新的激励措施。
推动市属高校院所持续开展
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建设
上海市教委持续支持12家市属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专业化建设,市科委引导本市16所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开展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示范,力争在成果披露制度、收益分配机制、职称晋升、人才培养、技术价值评估等方面取得突破,累计修订或新增各类成果转化制度性文本70余项。
创新模式①
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科技成果
转化专项试点
2020年9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考察上海交大期间,与院士、教授们就破除制约科技创新活力的障碍深入交流,指出:“粗绳子已经不多了,细绳子还大量存在,严重束缚着科研人员手脚,要统筹研究政策予以综合解决。”
为贯彻落实国家领导的指示意见
10月26日
学校制定《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方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11月12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专项改革试点任务包括
● 开展创新技术转移人才评价体系和机制、加强对技术转移人才的激励导向试点
● 开展创新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学历教育体系、建设社会化非学历教育培训体系试点
● 结合校企改革对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创新监管、考核机制和激励政策
● 对过往利用高校科技成果自主创办企业进行合规性整改试点
● 开展高校专利申请权、专有技术纳入科技成果转化个人所得税减免范围试点
● 开展高校利用科研横向项目经费结余通过出资方式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试点
● 在现行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下探索建立完善高校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体系
要求:通过2年试点,形成成熟定型、可复制推广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和模式。
创新模式②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体系化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近几年,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建立健全内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流程,持续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2020年共有12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合同总额45.9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高校转移转化基地建设
支持原创、探索性项目,围绕“新药创制需求的基础研究、药物研发新方法和新技术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新药创制”三个方向组织自主部署项目,为通过项目遴选立项的新药研发项目提供经费支持, 2015年至2020年,自主部署项目70项,17项实现转化。自主部署科研项目有效整合院内资源,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显著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推进源头创新药物的发现,新药研发效率和成果产出显著提升。
有效激励的收益分配政策
科技成果完成团队可以根据本课题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提取0-50%的成果转化收益作为科技成果完成人奖励,上海药物所根据提取奖励情况相应提取转化收益的10-30%留归单位外,其余额度全部用以支持该成果完成团队的新药研发工作,推进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规定了退休及离职科技成果完成人的收益分配原则。
围绕新药研发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
打破唯“出论文”标准,建立围绕以“出新药”为目标,以市场和需求为牵引的分类评价体系,将获得临床试验许可、新药证书与岗位竞聘挂钩,有效调动和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获得新药证书的团队,设置2个正高和4个副高岗位;获得临床试验许可的团队,设置1个正高和2个副高岗位。至2020年底共31人受聘新药研发高级岗位,约占高级岗位总人数的9%。
▲上海药物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图
2. 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探索
医学科技创新是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月,《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强调了医疗机构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激发了医疗机构的创新活力。医学科技成果的发明人多为医务人员,其转化的创新成果来源于医务人员的临床实践,创新产品最终也将通过医务人员应用于临床患者,因此医学成果转化对创新主体(医务人员)的依附性高,转化活动具有鲜明的特殊性。
1. 推动高校院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
2020年,上海持续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突出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运用导向,通过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特别试点”,疏通了科技成果“供应侧”渠道,进一步释放科研人员转化活力。
高校转移转化基地建设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6所高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制度体系、服务支撑体系,加强专业化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探索机构化、市场化、职业化、国际化有效机制,逐步形成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量。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
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6所高校院所获批科技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要求试点单位明确赋权适用范围、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决策机制和收益分配方案;探索形成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管理和服务;建立尽职免责机制等。
科研院所探索技术转移新机制
在中科院知识产权专员制度的基础上,部分在沪科研院所实行了“院级、所级、研究室”三级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专员制度以及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制度;形成了研究所原始创新(创新源头)——公司化二次开发平台(成果转化)——市场化技术转移转化(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模式;并实施了适合研究所、团队和科技人员三赢的奖励办法和持久创新的激励措施。
推动市属高校院所持续开展
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建设
上海市教委持续支持12家市属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专业化建设,市科委引导本市16所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开展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示范,力争在成果披露制度、收益分配机制、职称晋升、人才培养、技术价值评估等方面取得突破,累计修订或新增各类成果转化制度性文本70余项。
创新模式①
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科技成果
转化专项试点
2020年9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考察上海交大期间,与院士、教授们就破除制约科技创新活力的障碍深入交流,指出:“粗绳子已经不多了,细绳子还大量存在,严重束缚着科研人员手脚,要统筹研究政策予以综合解决。”
为贯彻落实国家领导的指示意见
10月26日
学校制定《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方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11月12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专项改革试点任务包括
● 开展创新技术转移人才评价体系和机制、加强对技术转移人才的激励导向试点
● 开展创新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学历教育体系、建设社会化非学历教育培训体系试点
● 结合校企改革对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创新监管、考核机制和激励政策
● 对过往利用高校科技成果自主创办企业进行合规性整改试点
● 开展高校专利申请权、专有技术纳入科技成果转化个人所得税减免范围试点
● 开展高校利用科研横向项目经费结余通过出资方式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试点
● 在现行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下探索建立完善高校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体系
要求:通过2年试点,形成成熟定型、可复制推广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和模式。
创新模式②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体系化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近几年,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建立健全内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流程,持续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2020年共有12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合同总额45.9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高校转移转化基地建设
支持原创、探索性项目,围绕“新药创制需求的基础研究、药物研发新方法和新技术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新药创制”三个方向组织自主部署项目,为通过项目遴选立项的新药研发项目提供经费支持, 2015年至2020年,自主部署项目70项,17项实现转化。自主部署科研项目有效整合院内资源,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显著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推进源头创新药物的发现,新药研发效率和成果产出显著提升。
有效激励的收益分配政策
科技成果完成团队可以根据本课题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提取0-50%的成果转化收益作为科技成果完成人奖励,上海药物所根据提取奖励情况相应提取转化收益的10-30%留归单位外,其余额度全部用以支持该成果完成团队的新药研发工作,推进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规定了退休及离职科技成果完成人的收益分配原则。
围绕新药研发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
打破唯“出论文”标准,建立围绕以“出新药”为目标,以市场和需求为牵引的分类评价体系,将获得临床试验许可、新药证书与岗位竞聘挂钩,有效调动和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获得新药证书的团队,设置2个正高和4个副高岗位;获得临床试验许可的团队,设置1个正高和2个副高岗位。至2020年底共31人受聘新药研发高级岗位,约占高级岗位总人数的9%。
▲上海药物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图
2. 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探索
医学科技创新是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月,《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强调了医疗机构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激发了医疗机构的创新活力。医学科技成果的发明人多为医务人员,其转化的创新成果来源于医务人员的临床实践,创新产品最终也将通过医务人员应用于临床患者,因此医学成果转化对创新主体(医务人员)的依附性高,转化活动具有鲜明的特殊性。
创新模式③
“上海医药-交大医学院
创新成果”孵化平台
“上海医药-交大医学院创新成果”孵化平台于2020年4月16日启动,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上海二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四方合作共建,贯通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开发-造福社会的产学研链条,探索医科院校推动科创转化的特色发展之路。
平台模式
企业到学校来挖掘具有产业化潜力的项目,并提供中试熟化的资金场地;学校为企业输出技术创新来源,同时为技术研发提供软、硬件配套;交医技术转移中心还与二医投资公司深度合作、有序分工,形成校外、校内运营知识产权的协同工作模式,负责技术挖掘和跟踪,对接社会资本和加快成果转化。
一站式解决方案
“上药-交医孵化平台”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提供“医药研发、临床研究、市场运营、商业投资、法律保护”全覆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平台已完成21个项目遴选和路演,引入1项定向研发,权属2项科研熟化的合作协议。
创立衍生公司
平台启动1项生物医药校企合作设立科创衍生公司项目—“特发性肺纤维化单抗药物等五个罕见病药物”成果作价投资,该项目由上海交联药物研发有限公司、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交医科研团队及上海二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四方共同成立,围绕五个罕见病研发项目,并基于药物专利及技术诀窍的专有技术包,以7500万元的估值作价投资形成项目公司,现项目公司已完成注册,正式进入运营阶段,更有利于该项技术的升级发展与产业化落地。
▲平台架构图
3. 持续推动企业开放式创新
随着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国企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开放式创新进入各类企业主体的创新实践中,开放式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涌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产学研合作、大中小企业融通的技术转移价值链不断深化,初步形成适应上海产业结构特点的技术转移生态。
● 推动国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引导大企业建立开放式创新平台
创新模式④
上海建工建立跨区域
跨领域的开放式创新平台
平台主要围绕上海建工的设计、施工、投资、咨询、运维等五大业务板块的技术创新需求,通过建立技术需求输入、创新成果输出的双向协同机制,形成技术需求及创新成果的集聚示范,并逐步实现面向中国及全球的成果产业化推广辐射效应。
建设“五个中心”闭环运营模式
建立完善的企业需求中心,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长三角行业平台等,吸引技术解决方案,建立开放式方案中心。通过供需对接机制+二次创新机制,建立孵化中心。将来自行业领军、集团内部和其他领域专家的三方协同创新形成的成果,汇集到成果中心。建立多级成果产业化推广机制,扩大示范应用效应,提升产业化中心成效,产业化中心衍生新的需求,反向输入需求中心,形成五个中心的闭环运营,最终探索打造成“全流程孵化加速”模式。
构建知识产权组合包
平台引入了知识产权开发运用和管理的专业化团队,运用“七步法创新挖掘模式”形成了24项研发成果,其中专利21件、技术秘密3组,构建了一套高价值的知识产权组合包。
平台创新成果落地海南
上海建工开放创新平台联动全国大学、海南当地施工单位,将柔性构件智能化生产线的成套科技成果运用在海南金牌港投资建设的pc基地,共同开展预制构件技术创新和施工落地,形成建筑领域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模式。
平台创新成果落地雄安
上海建工平台搭建的基于3D GIS和BIM技术的从外部环境到管廊实体模型的全三维仿真界面系统,应用于雄安市的市民中心综合管廊工程,雄安区域市场监控信息平台系统实现了展示效果好、直观性强的成套智能化管理。
创新模式⑤
复星集团聚焦产业
需求的“开放式创新”模式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创新挑战赛结合,挖掘产业需求,全球征集解决方案,解决产业痛点。2020年,来自复星旗下的豫园集团、复地集团、康养集团、智能制造集团等12个产业/部门深度参与了创新挑战赛,总共提出了27项企业需求,通过平台散播收到了123项解决方案,经过预审、初筛、复审、落地,在短短几个月内达成了3项签约落地。
复星地产提出的“数字孪生智慧工地”需求
复地技术部门原本已经自行对接了一项解决方案,挑战赛需求传播平台为复地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案。经过平台对接,三家技术企业解决方案进行比拼。毕埃慕在3个比拼需求对应的9个方案中获得了最高分,为企业提供了质量有保障的解决方案。
复星的康养板块提出的
“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检测系统”需求
寻求涵盖血压,血糖、心率、血氧、尿酸、总胆固醇等多样体征检测的一体化检测设备。技术要求比较开放,对数据准确度和格式的统一有要求。8家技术企业从健康管理系统、AI监测、睡眠管理、智能看护等多种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最终,“华隆科技健康一体机”项目与康养进行了签约合作。
复星地产板块,复地集团的
“基于视频图像的AI行为分析系统”需求
征集到了7家企业的AI行为分析解决方案,提供了多种行为分析的技术路径和落地方案,拓宽了复地AI框架系统的整体搭建思路。经过筛选,3家解决方案与复地团队进行了线上对接和实地POC测试。经综合考量,极视角的“智慧工地安全管控系统”方案在技术成熟度和实现成本上占优,最终与复地签署全方位的AI合作协议。
▲ 复星集团创新挑战赛成果数据图
4. 持续推进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
上海市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是上海科创中心“四梁八柱”的重要组成,旨在提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转化服务,培育和孵化创新企业、构建产业创新生态。截止2020年底,上海在十个科创承载区启动建设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石墨烯、机器人、工控安全、工业互联网、类脑芯片、低碳技术、科技数据资源中心等20余家市级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
功能型平台已集聚创新人才2000余名,服务用户和产学研合作单位超过2000家,在孵企业和团队200余个,累计实现服务收入超过15.5亿元,撬动社会投资和产业规模近百亿元。
研发类功能型平台
上海微技术工研院将首条8英寸MEMS研发中试线调整为量产线,生产用于红外测温计的温度传感器芯片,出货量全球第一(4700万颗),研制基于硅基芯片的超快核酸检测仪器;引进矽睿、芯晨、芯迈等30家企业,带动投资超20亿元,营业收入超10亿元。
服务类功能型平台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建成了一个拥有16000余条数据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果库,形成了汇集3800家企业会员、580家专业服务机构的技术转移转化在线服务交易市场,支撑推动上海技术交易所转制改企并开市,促进了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
科技资源数据中心建成拥有35万人详细数据的全球高层次科学家人才平台。
5. 持续培育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
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和科技创新券政策引导,上海培育发展一批聚焦专业技术服务,或聚焦产业领域技术转移服务的市场化、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机构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服务长三角,链接全球创新网络。
创新模式⑥
聚焦知识资产定价和
技术估值的上海必利
上海必利专利评估技术有限公司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产权定价和估值能力,评估标的覆盖专利、技术秘密、外观设计、商标、软件著作权等多种知识产权资产,拥有较为健全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技术体系。
必利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了完善的知识产权定价服务,涉及成本价值、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现值、资产价值期值、交易价值、许可价值、投资价值、附加价值等多元价值形态,立体展示知识产权价值全貌。
至2020年,上海必利已经完成编制上海市企业技术标准5部,累计修订34次,参与编写上海市地方标准1部,完成开发在线价值评估工具1套、算法软件5套,累计升级18次。完成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知识产权评估2项,重要海外技术引进价值评估项目2项。
▲ 必利公司专利价值评估技术流程
6. 强化创新创业载体“孵化+转化”功能
创业孵化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路径之一。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经历了从空间租赁、综合服务、孵化投资结合、孵化深度融合创新社区、转化驱动孵化的迭代升级过程,实现了科创载体集聚“硬科技”,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全市各类创新创业载体累计500余家,其中全国科创示范基地10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5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4家。
引导众创空间、孵化器丰富深化孵化功能
启迪之星(上海)打造垂直产业群,打破孵化围墙,引入龙头企业,积极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关联企业的互动互联,促成企业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形成企业科创资源的黏度。
上海慧谷为推动国际创业孵化与区域技术转移合作,与韩国DCTInnovation合作成立“交大慧谷&全罗南道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作为交大慧谷推动中韩之间的技术转移与交流的窗口。
ATLATL创新研发中心借鉴国际生物科技创新创业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专注新药创新领域,打造“共享实验室”,集聚入驻来自海内外的近70家生物医药企业。
加快推进我市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
发布相关实施意见,引导大学科技园“回归初心”,将增强创业孵化、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辐射带动等功能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突出大学科技园承接高校综合智力资源溢出的特色和优势。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围绕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工程咨询等学科优势,从设计一条街发展成为知识经济圈,2020年“环同济”产出规模突破500亿元。
“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就近转化孵化大学成果,累计引入超过700余个创新创业项目、近500家培育成科技创新企业,在孵项目投融资近10亿元。
“环上大科技园”2020年11月开园,打通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辐射带动等核心功能,打造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和新兴产业孵化规律、政产学研金服用紧密结合的环高校经济圈。
创新模式⑦
公共实验室新标杆的飞镖加速器
ATLATL创新研发中心(飞镖加速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生物医药创新核心地带,建筑面积2.67万平方米,是依托张江、对标全球的生物医药国际化创新服务平台。
ATLATL的商业模式最初起源于波士顿,于2017年开始在中国持续迭代和升级。实验室设计标准对标跨国企业研发中心,通过整合研发创新的共性需求,集中配套功能设施,为早期研发创新型项目和团队提供专业、便捷的高端平台。通过与全球头部企业合作,ATLATL建设了国际级的研究平台,例如:基因细胞治疗中心、显微成像中心、药物筛选中心等等。
ATLATL的驻场研发团队,通过该平台,为创新团队提供模块化研发组装服务。通过对研发创新模式的优化,ATLATL将重资产的生物医药研发变成了轻资产的运营模式,为创新节约成本,减少风险,降低门槛,让科学家更专注于研究,快速抵达下一个里程碑。ATLATL已逐步形成一个集研发中心、加速转化和早期孵化为一体的生命科技创新综合体。
自落地上海以来,ATLATL已服务约70余家来自海内外的研发团队。成员企业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大多数项目为初创和新设立,相当一部分项目具有原创性;二是“三外”(外区、外市和外资项目)项目居多;三是一批企业入驻以来获得风投资本的青睐。
创新模式④
上海建工建立跨区域
跨领域的开放式创新平台
平台主要围绕上海建工的设计、施工、投资、咨询、运维等五大业务板块的技术创新需求,通过建立技术需求输入、创新成果输出的双向协同机制,形成技术需求及创新成果的集聚示范,并逐步实现面向中国及全球的成果产业化推广辐射效应。
建设“五个中心”闭环运营模式
建立完善的企业需求中心,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长三角行业平台等,吸引技术解决方案,建立开放式方案中心。通过供需对接机制+二次创新机制,建立孵化中心。将来自行业领军、集团内部和其他领域专家的三方协同创新形成的成果,汇集到成果中心。建立多级成果产业化推广机制,扩大示范应用效应,提升产业化中心成效,产业化中心衍生新的需求,反向输入需求中心,形成五个中心的闭环运营,最终探索打造成“全流程孵化加速”模式。
构建知识产权组合包
平台引入了知识产权开发运用和管理的专业化团队,运用“七步法创新挖掘模式”形成了24项研发成果,其中专利21件、技术秘密3组,构建了一套高价值的知识产权组合包。
平台创新成果落地海南
上海建工开放创新平台联动全国大学、海南当地施工单位,将柔性构件智能化生产线的成套科技成果运用在海南金牌港投资建设的pc基地,共同开展预制构件技术创新和施工落地,形成建筑领域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模式。
平台创新成果落地雄安
上海建工平台搭建的基于3D GIS和BIM技术的从外部环境到管廊实体模型的全三维仿真界面系统,应用于雄安市的市民中心综合管廊工程,雄安区域市场监控信息平台系统实现了展示效果好、直观性强的成套智能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