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生物医药新生“平台经济” 发表时间:2018-08-06 17:02:35    分享到:

    在中国医药市场上,进口药价高,流行仿制药,代表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类新药长期稀缺。这道大难题摆在研发者面前、也横在老百姓心中。
    近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出现一种新业态——“创新药物百家汇”,大药企当起了创业孵化器,吸纳持有新药“潜力股”的中小企业,向其注入研发硬件、研发资金甚至研发人才。业内认为,这种医药界“平台经济”,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百家企业三五年内有望开发二三十个原创药物。
    在这些创新平台依托下,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总量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站稳2000亿元台阶,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
“百团作战”形成创制梯队
     位于南汇地区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内,先声药业正在建设“百家汇”一期项目。这家企业目前承担的创新药物研发项目数量位列全国三甲,近6年来累计研发投入12亿元。但与跨国制药巨头动辄数亿美元的单项经费相比,国内新药的“平均投入强度”捉襟见肘。在国际标尺下,中国药企尽管“单体实力”不足,却可“百团作战”,形成新药创制梯队。先声药业先行先试,运用“百家汇”这个平台,引进具有创新活力的创业企业,带着各自新药项目入驻,共用企业级研发设施,加速新药开发进程。主导企业进行专业评估,同时引入3年期30亿元规模的投资基金,与创业者分享收益,共担风险。
     据透露,未来5年“百家汇”将形成100家创业企业规模,建立覆盖多种疾病、治疗模式以及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项目池。比如拥有超过30个临床试验新药,未来10年形成10个以上获得新药证书的一类新药。
不散伙的“产学研”合作
    传统产学研合作也是平台,但缺少利益共享机制的“产学研”往往容易散伙。近来,上海生物医药行业新生的十多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民办非独立法人的形态活跃在市场上,联盟成员合力推出新技术、新产品,真正来到病床边。
    医药行当“隔行如隔山”,联盟细分程度也极高。上海电生理与康复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就是其中之一,集中着这一专业口径内的大部分企业。最近,他们开发的“术中神经监护系统”进入华山医院、长征医院开展临床试验,同步向国家报证。以往,外科医生动手术,最怕碰到正常神经,留下后遗症。这套系统则将手术区域的相关神经定位为 “电路”,一旦发生手术刀接触,就形成“短路报警”。在国外,这种神经监护是医疗事故理赔的必备条件之一,而目前全国约1500家三级医院中约50家进口了相关产品。
     联盟秘书长杨武庆说,这种“性命攸关”的产品3年内开发成功,源自医生的实际需求、高校的技术攻关以及返回现实的验证。“如果没有联盟内的复旦大学和两家三甲医院,任牵头企业单打独斗,恐怕连手术室的门都进不了。”
“代工厂”变“实验室”
     “软件服务外包”不算新词,软件界不少企业从海外“接包”,给“老外”打工,从机械式输入一行行程序做起,学会了自主开发,编出了全新程序。同样,生物医药界的“研发服务外包”也走出这样一条转型路,有的外包龙头企业已不再是“代工厂”,而是开始由外转内,以研发服务平台方式,与国内同行企业共同提升研发能力。
    在药明康德公司,五大平台之一的单克隆抗体研究平台,科研队伍达230人规模,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以上者超过七成,去年还引入2名国家“千人计划”人选。他们的客户,国外的5家,国内的30多家,已服务上药、恒瑞、生物制品所等多家本地企业,成为他们的巨大实验室。公司测算,2013年这一平台收入突破6000万元。
    近年本土离岸外包业务有所减少,但国内的技术服务需求上升较快。来自市科委的数据显示,上海研发服务外包业收入在这4年间实现了翻番,年均增速达到31%。

 

(2014-01-10 解放日报 01: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