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上海大调研:人工智能会取代“我”吗?市科委主任解析 发表时间:2023-04-25 09:54:49    分享到:
由上海大调研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携手推出的“2023上海民生访谈”正在进行中。4月19日,市科委主任骆大进参与节目。谈及科技创新,就有无限想象力和无穷潜力。怎样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勇闯无人区,实现下一个“0到1”的突破?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来了,上海又将如何布局?来看骆大进的解答→

 

  人工智能倒逼底层技术的开发与成熟

 

  最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迅速走红科技界和资本市场,也在国内公众间引发空前关注。当前,或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将有哪些布局?

 

  骆大进介绍,随着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到来,一些传统行业的就业结构可能会发生调整,但每种职业都是由多个具体的工作任务组成的,AI往往会在数字处理、计算等技术擅长方面承担部分工作任务和环节。

 

  因此,它不是简单的替代某个行业,更重要的是工作模式的变化,可以预见,人与AI融合的工作模式会更加普遍。AI会实现创新工具跟创新主体之间双轮驱动,将成为我们人类生活重要的一个部分。

 

  01人类就业可能受到的影响

 

  骆大进提出,关于主动学习包括一些批判性思考方面的工作,AI恐怕短时间内很难替代,因此更重要的是看到它会持续地推动促进产业和劳动力市场的升级。

 

  “关键是我们怎么样把握住这样的机会,能够加强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的提升,更好地适应和引领这些科技发展的潮流。”

 

  02夯实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

 

  从整个人工智能行业角度来说,骆大进提出,应着眼于夯实人工智能技术的技术基础。

 

  “好比一棵树,很多现在的应用端就像这个树的枝枝叶叶,但我们更需要发展的是一些像根和树干这样的底座技术。”

 

  03科技创新领域要布局

 

  骆大进提出,要把增强原创能力作为重点,把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作为主要方向。

 

  “要加快场景的创新,以及人工智能的高水平的应用,通过科技的应用开发,培育人工智能的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倒逼或者促进底层技术的开发与成熟。”

 

  线下线上共振 撑起科普的翅膀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骆大进介绍,目前上海已经有一些科普线路,例如佘山天文台每年会定期举办天马之夜的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对宇宙的想象。

 

  而上海天文馆更是一票难求,背后是上海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普及的需求。

 

  这几年上海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推出数字化传播,让广大市民朋友可以足不出户,在家云逛科普场馆。目前已经建成了像东滩湿地公园、航宇科普馆、电影科普馆等13家云上科普馆,市民朋友通过随申办App、一网通办门户网站、上海科普网站以及支付宝等渠道,都可以方便地进入。

 

  骆大进透露,下一步还会推出更多的云上科普馆,把包括像元宇宙等一些技术更好地应用结合起来,把科普场馆搬到网上云端,另外一些科技节的活动也会搬到线上。

 

  今年5月份还要继续举办上海科技节,期间会邀请更多市民朋友走近一些国之重器,让一些高冷晦涩的前沿研究、基础研究变得生动起来、有趣起来。

 

  此外,骆大进还表示,目前市科委牵头正会同市教委制定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设置标准征求意见稿,经过了公告征询意见,正在最后的修订过程中,即将正式发布。

 

  标准发布后,根据属地化管理原则,首批基础研究特区区科技部门将会同区教育部门对培训机构开展联评联审,对评估为非学科类、符合标准进行办学的培训机构,教育部门将颁发办学许可证。

 

  目前,已经明确了计算机编程、机器人、模型制作等七大类第一批科技类目录,后续目录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发展进行调整更新。

 

  鼓励更多“引领型研究”

 

  谈及上海科技创新工作的目标,骆大进用三个“全”来讲述:强化“全过程创新”;促进“全链条加速”;激发“全社会活力”。

 

  其中,强化“全过程创新”,就是围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全过程,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面向“卡脖子”领域和行业需求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底层技术突破。

 

  在这场全球参与的探索中,上海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们贡献过许多“首个、首次、首例”。

 

  骆大进透露,目前在上海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14个,覆盖了光子科学、生命科学、海洋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数量占到了全国的1/3,为基础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

 

  实现下一个“从0到1”的突破,上海还将如何去做?既要有长期稳定的支持,也要有支持试错的环境,还要有鼓励探索的氛围,方能静待创新花开。

 

  为此,上海将扩大“基础研究特区”建设试点、“探索者计划”实施范围等制度创新鼓励更多“引领型研究”。

 

  目前,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科院上海分院3家首批基础研究特区试点单位已启动第一批项目,后续试点范围还将继续扩大到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更多单位;

 

  壮大“探索者计划”则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联合更多领军企业,围绕重点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按1:3的比例共同资助。

 

  为科技人才提供“第一桶金”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这场访谈中的高频词。

 

  一位在交通大学从事科研工作的杨女士来电提问:“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政策支持?”

 

  01构建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骆大进介绍,上海这几年逐步构建形成了相对结构完整、梯度支持的人才培养的体系,包括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的启明星项目、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和浦江人才计划。

 

  如果是海归,那么可以优先来参与浦江人才计划。如果是本土成长起来的年轻科研人员,可以参与启明星项目扬帆专项,目前每年会支持600位32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

 

  骆大进说,为了鼓励原始创新和大胆探索,不妨把它定义为支持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科研的“第一桶金”。

 

  以浦江人才计划为例,申请人年龄不超过50周岁,来沪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及团队满足《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管理办法》中的条件,可以申请四种类型项目以匹配不同的经费资助方式。

 

  如申请人在上海市高校、科研院所(含新型研发机构)等单位从事自然科学和技术研究,可获得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30万元。

 

  02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骆大进透露,除了这些科技人才培养的计划资助之外,上海也在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更好地完善面向未来的青年科技人才早期发现、培养机制,也特别关注基础学科、前沿交叉学科的青年人才培养,也包括持续推进为青年科研人员减负1.0、2.0、3.0的行动。

 

  这么多扶持政策,除了让青年科技人才找到资源以外,如何让政策匹配到人?

 

  对此,骆大进说,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的工作在推进,一方面不断地加大信息公开,各种科研计划项目、人才计划的申报,实际上每年第一时间都会在门户网站,科委的官方微信微博上面发布公告通知。

 

  第二个方面,科委也在更加主动地推送这些政策,让政策找人,在一网通办的政务事务改革过程中加快推进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科创改革再推新政策

 

  为科技人才、科研机构松绑减负,才能真正激发创新活力,让力往一处使。对此,上海市科委表示改革一直在路上,近期更出台了一系列新政。

 

  其中,就有最新印发的《关于本市进一步放权松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从五个方面推出18项改革举措,既“松绑”又“解绑”,改“独角戏”为“大合唱”。

 

  骆大进说,此次出台的《若干意见》,主要聚焦的是高校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人才等广大创新主体感受比较深、“绳子”绑得比较紧、“裉节问题”比较严重的重点环节。

 

  比如:在部分承担国家和本市科技创新战略任务的科研事业单位中实施“先招录后增编”改革试点,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编制保障。

 

  《关于促进本市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出台在即,将推出三部分15条新举措,进一步破解科研与市场对接“两张皮”痼疾。

 

  此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将全面启动,这是中央交给上海的一项改革试点任务。目前,上海市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方案已报科技部审批。

 

  上海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等六家具有较好人才评价基础的各行业领域科研单位成为首批开展改革试点单位。


来源:上海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