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届获奖名单揭晓,科学探索奖5年共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表示:“‘科学探索奖’本身就是对中国现阶段如何建设科学奖励制度的有效探索。五年来的实践证明‘科学探索奖’实施的一系列充分发挥优秀科学家主体作用的评审、监督和发布办法是成功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针是有效的,奖金完全由获奖人自由支配的机制是有吸引力的。‘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机构和地区分布越来越多元和广泛,影响越来越大。腾讯公司将长期资助这个奖项,我相信只要不断总结经验,持之以恒,‘科学探索奖’一定能成为我国最出色的科技奖项之一,为我国科技人才培养与科技事业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
“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这是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也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奖项秉持“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探索科学“无人区”,探索社会支持基础研究人才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
本届“科学探索奖”奖项更为多元化的面貌,印证着中国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和科研生态的不断优化。
随着国家基础科研布局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分析今年“科学探索奖”的获奖人所在的机构和地域,不少“新面孔”首次出现。安徽省马鞍山市、吉林省长春市等城市首次有人上榜,同济大学、西湖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9所科研机构,首次拥有了自己的获奖人。
此外,“科学探索奖”每年资助不超过50位青年科学家,今年实际资助48人,也是首次未满额资助。“科学探索奖”执行委员会介绍说,今年科学探索奖在评审中充分坚持了“宁缺毋滥”的原则,实事求是,以人为本。
科学探索奖5年248位获奖人,来自26个城市,90所科研机构,平均年龄41岁,最年轻的获奖人30岁(北京大学研究员黄芊芊,2020年获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探索奖”发起人潘建伟表示:“探索奖的竞争非常激烈,评审经历了艰难选择,甚至很多相当优秀的申报人不得不成为‘遗珠’。总体看这几年,获奖人质量保持稳定,还能看到优秀的年轻科学家不断成长起来,科学探索奖将持续资助中国优秀青年科学家群体,期待他们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加速前进新的动力。”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同样表示:“‘科学探索奖’和它所资助的青年科学家们一样充满活力。它保障着年轻人敢于立足科学的无尽前沿,也激励着他们在‘无人区’勇往直前,挑战长周期、高风险、颠覆性的研究工作。”
获奖人潜心探索,“从零到一”硕果累累
第十九届陈省身数学奖获得者北京大学教授刘若川是“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武汉大学教授宋保亮、北京大学教授朴世龙,他们也是“科学探索奖”获奖人。
5年来,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潜心探索,“从零到一”硕果累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从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证明量子计算优越性到古基因组分析揭示近万年来中国人群的演化迁徙历史;面向经济主战场,从有效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寿命到突破车载燃料电池催化活性限值;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从我国人体肺部磁共振成像装备到腔镜下术中导航保乳手术……截至今年6月,获奖人中共有7人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在科学类知名刊物CNS(《细胞》《自然》《科学》)共发表论文29篇,共有839篇SCI论文向腾讯基金会或“科学探索奖”致谢。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探索奖”发起人邬贺铨如是评价:“可以说,这些青年科学家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乐于科研,忠于祖国。他们注重科学性和探索性,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也在紧密结合国家的战略需求,矢志不渝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他们不负韶华,成长为国家科技事业的中坚力量,成果丰硕,潜力可期。”
科学探索奖的获奖人们,每年要提交一份一页纸的科研进展报告,在其中谈及获得资助的影响时,“对开展探索性研究更加充满信心”“开展了更多的探索性研究”“有更多时间投入科研工作”成为最为集中的几个选项,“底气”和“定力”则是他们最喜欢用的“关键词”。2019年获奖人、北京大学教授周欢萍坦言:“得到资助,让我有底气把目光从短平快的项目上移开,转向一些不确定性更高但是意义更为重大的课题。”2020年获奖人、香港理工大学教授王钻开也表示:“科学探索奖最大的意义是让科研工作者回归科研本身,秉承纯粹的探索精神,追求科研的真善美,更有定力去尝试、去钻研、去攻克。”
“推动原始创新持续突破,就需要不断厚植科研创新土壤,构筑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学术文化和科研生态体系,‘科学探索奖’成立5年,在这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表示。
奖项持续优化,探索社会资金支持基础研究创新模式
作为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科学探索奖”运行5年,始终秉承人才遴选“科学家说了算”的原则,在顶层设计、奖项评审、日常运营等方面持续优化,信誉和声望快速累积。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科学探索奖”发起人李培根表示:“科学界对‘科学探索奖’的含金量认同度逐年提高,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评审中务求客观公正、绝不容忍不正之风。众多资深科学家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我们共同的期望就是打造一个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民间基础科研奖励项目。”
正因如此,“科学探索奖”得到科学界、教育界等多方的热忱参与和支持。5年来,有超过1300位各国院士,50多所著名高校校长参与“科学探索奖”的提名、推荐、评审。
清华大学教授、“科学探索奖”监督委员会主席钱颖一介绍说:“‘科学探索奖’广纳贤才、唯才是举,不唯成就、只奖潜力,面向未来、聚焦青年。监督委员会认为,奖项设立5年来,宗旨原则得到严格维护,评审程序符合规定要求,奖金如期足额落实,‘科学探索奖’实现了设立时的初衷。”
“科学探索奖”覆盖了十个领域,248位获奖人具有最广泛的“科学光谱”,在资金支持外,5年以来,“科学探索奖”还通过论坛、专题闭门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持续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高水平、跨学科互动交流平台。当青年科学家们互通洞见,思想碰撞,也在通过“加法”交流,带来科学边界的拓展的“乘法”效应,为探索创新提供新的“加速度”。
“‘科学探索奖’设立五年来,得到了科学界大力支持,在鼓励支持青年科学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逐渐走出了一条社会力量资助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的创新路径。”马化腾表示:“助力基础研究,是腾讯超越商业边界的一份长期承诺。我们期待,在未来,青年科学家们继续探索科学前沿,拓展未知边界,取得更多享誉世界的研究成果,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源动力。”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