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提出了“大零号湾战略”。上海交大所在的区域正好是黄浦江第一湾,“零号湾”也由此而来,并成为了第一个以“创新策源”命名的区域。
“大零号湾与江浙皖水陆相连,大零号湾不仅是上海的大零号湾、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大零号湾,将承担起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使命。”近日,“产业赋能·科创引领”2023长三角科创产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论坛暨平行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大零号湾专项办公室副主任罗金才说道。
“创业是“从0到1”的过程,希望“零号湾”跟高校零距离”
在“大零号湾”,如何进一步“打通象牙塔和城市之间的那堵高墙”,实现科研成果从0到1的跃变?
“创业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从0到1’成长的经历,企业由初创阶段到成长阶段,再到成长到一定规模,对于空间的需求、环境的需求以及产业体系的需求都跟初创企业完全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罗金才希望“零号湾”跟高校零距离。”
2015年“零号湾”在紧邻上海交通大学的西北角启动建设,最初建筑面积仅数千平方米。打造规模化、多元化的科创空间,建设新型研究平台,携手行业领军企业,试点探索技术成果转化……如今,连同闵行“环上海交大、华东师大”核心区域约17平方公里,“零号湾”已拓展为“大零号湾”,与上海北部的杨浦国家创新城区、东部的张江科学城、西边的青浦华为基地一起支撑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
在罗金才看来,“大零号湾”发展过程跟我国很多其它区域规划最大的差别在于,很多区域是拿了一块地建楼招商,“大零号湾”是项目等着载体。
“大零号湾”跟宁德时代共建了“未来产业科技园”,与张江、临港同时入选“上海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让高校做基础研究,社区园区规划产业,推进‘大零号湾’工作。”罗金才表示,我们做了很多交叉学科平台的探索,跟社会化的产业化体系进行对接,把校内基础研究经过一系列的机制走通走到校外进行产业化孵化。
正如上海交大与宁德时代共建的未来技术学院与未来能源研究院“双子楼”。罗金才表示,双子楼两栋楼同时规划、同时建设,“两个机构虽然分设校内外,但是中间通过连廊相连,可以紧密联动、密切交流。”就是要从物理结构上保证两家能够紧密互动、紧密交流,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企业人才引进和企业技术更新。
“让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可以无限制向前发展”
据罗金才介绍,大零号湾三年来成果转化合同450项、合同金额30亿元,较上一个三年增长5倍。经过了学校阳光化的企业入住到大零号湾的59家,这59家估值超过2亿的有36家。
“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可以没有任何限制的向前发展,这也是属于我们改革领域比较突破性的一个方面。”
罗金才表示,一直以来“大零号湾”区域创业的氛围特别浓厚,柏楚电子、骄成超声两家企业从创办到上市没有离开过学校围墙边上。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这两家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丰富多元、日益成熟的生态体系,且已经储备了很多有发展前景的企业。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要下好一盘规划发展棋,搭好互联互通的一张网,建好创新链到产业链的产业链,还有就是要构建好一幅绿色生态图。我们一定要做到多方共赢才能协同,建立一个系统化推进的机制,这样才能建成一个科创的生态。”罗金才表示,大零号湾目前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范式,也将承担起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使命。
来源:上海科技
单打独斗→协同创新,上海高校+“大零号湾”=长三角科创“策源功能区”?
发表时间:2023-12-25 13:41:00 分享到: